搜尋此網誌

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

杜鵑花欣賞與栽培管理


杜鵑花簡介

杜鵑花為杜鵑花科(Ericaceae)杜鵑花屬( Rhododendron )植物。 Rhododendron是由拉丁文 Rhodo (表示薔薇或玫瑰)dendron(表示樹林)組成,合起來有「玫瑰樹」的意思,英文名稱為Azalea

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在園藝上又可分為兩大類:杜鵑類(Azalea) 和石楠類 (Rhododendron)

杜鵑類枝葉有刺毛,花葉較小型,在台灣地區多半分布在低海拔山區、河邊和平地道路旁,而石楠類枝葉無刺毛,花葉較大型 ,多分布在溫度較冷涼,溼度較高的高海拔山區。

全世界杜鵑屬約有 900 餘種,其中中國就有 530 種,主要集中在雲南、 西藏、四川等西南山區 ,該處可說是世界上杜鵑花品種最多的地區

台灣也有原生杜鵑,許多品種是台灣才有的特有種,如金毛杜鵑、紅毛杜鵑、玉山杜鵑、烏來杜鵑等,多半生長在高山地區。

而台灣最常見的杜鵑花共有5大類,包括生長於中高海拔的「台灣原生杜鵑」、形似玫瑰多重瓣、花市常見的「西洋杜鵑」、色彩豐富的「皋月杜鵑」、花朵與葉片較小但花數多的「久留米杜鵑」,以及台北市區最常見的「平戶杜鵑」。

杜鵑花花色鮮豔、花形變化豐富,是常見的景觀植物,主要作為景觀綠化、盆花及盆景盆栽使用。

杜鵑花的傳說─杜鵑啼血

相傳周末蜀王杜宇,號望帝,失國而死,其魄化為杜鵑,日夜悲啼,淚盡繼以血,哀鳴而終。後以杜鵑啼血比喻哀傷至極。唐.白居易〈琵琶行〉:「其間旦暮聞何物,杜鵑啼血猿哀鳴。」

杜鵑花的生長與開花習性

杜鵑花是常綠灌木,花芽著生於枝條的頂端(頂生),在開花後(34)由花梗的基部萌發新芽(圖五),之後新芽逐漸展葉、伸長,到了78月以後就會在枝條的頂端形成,故花芽創始需要攝氏18~25度的相對高溫,而花芽形成後到了秋冬季即進入休眠,需要有足夠的低溫刺激,才能順利發育完成;而發育後期如有較高的溫度,則可加速生長並提早開花。


經過多年的研究,台大園藝系的張育森老師研究團隊發現可以由花苞寬度達「5.8mm」大小之後的氣溫來推估盛花期,氣溫越高會開得早、氣溫越低則會開得晚。冬季冷,開花會比較整齊一致,冬季忽冷忽熱或是暖冬,開花就會比較不整齊,感覺零零落落的。

杜鵑花的栽培環境

1. 溫度與光度: 杜鵑花適合生長的溫度為20℃~30℃,夏季宜適當遮陰,以避免全日照高溫造成葉片損傷及植株生長遲緩。冬季因陰雨的時間較長,日照不足,應除去遮陰,讓杜鵑花在全日照環境下生長,如果過度遮陰會使花苞數量、 花朵大小降低且花色較淡。

依照這樣的生長習性,在台灣栽培的杜鵑花若與秋冬季會落葉的樹木栽培在一起,使夏天有樹蔭,而冬季落葉後有充足的光照,這樣對杜鵑的生長較為有利。

2.土壤環境:栽培土以為酸性(pH4.55.5)、通氣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。土壤中性至鹼性時,易發生新葉葉脈間黃化缺鐵情形,以土壤澆灌螯合鐵(Fe-EDTA)、葉片噴施硫酸亞鐵(FeSO4)溶液,或降低土壤與栽培介質pH(加腐熟有機肥或硫磺),可改善缺鐵情形。

栽培方法

1.     施肥:

開花後宜給予適當的肥料,並於春秋兩季為快速生長期進行第2次施肥。緩效性肥料為良好的肥料供應方式,必要時可施用30N-4.4P-8.3K配方肥料稀釋1,000倍作為補充。

請特別留意,杜鵑花為鬚根系且根系較淺,過度施肥容易造成肥傷。澆灌液肥時應稀釋肥料濃度,以少量多次為佳;基肥可選用含有機質的肥料,或是緩效性肥如好康多等。

2.     修剪與株高控制:

每年於花季結束後,應立即進行修剪工作,將落花剪除、促進分枝,以維持樹型美觀,而且最晚應於6月前完成,因為杜鵑花的花芽分化約在7月完成,如果太晚修剪會將來年三月要開花的花芽剪掉,屆時就無花可賞了。透過修剪可以控制杜鵑花株高及促進分枝。



商業生產杜鵑花盆花約於6月底前完成最後一次修剪後,即噴施生長抑制劑克美素(CCC)3,000~4,000 ppm或巴克素(PP333)50~100 ppm,使株高一致性,並促進盆花緊密度並使開花較整齊。

杜鵑花的繁殖

杜鵑可以有性繁殖(種子)和無性繁殖,種子繁殖主要用於新品種的育成,營養繁殖則包括扦插、嫁接、芽接、高壓等方法。於商業盆花生產時,主要以扦插繁殖法為主。

扦插繁殖首先要有生長勢強、健康的母本,母本栽培於有遮陰的田間或溫室中,並以滴灌方式灌溉,以減少病害的傳染。

而插穗的選擇,若以母本株齡較小之插穗進行扦插,其成活率較株齡較大的插穗成活率高,且小苗生長較快,生長勢較佳。

插穗成熟度,以當年生的半硬枝,即枝條折斷有清脆聲之插穗為適當的成熟度。太嫩的枝條,扦插時頂芽容易萎縮,成活率較低;而木質化的插穗(硬枝),發根較慢,小苗分枝性較差。

扦插適期以5~10月扦插苗的品質最好。以穴盤扦插後一個半月至二個月即可上盆,其他季節扦插亦可發根,惟冬季取之插穗因枝條較老且溫度低,需二個半月至三個月方可成苗。

插穗的長度以7~10公分,保留頂梢6~8片葉(葉片大者留6片葉,葉片小者留8片葉)。扦插時以發根素IAA4000ppmIBA4000ppm塗抹插穗基部,可促進根的形成。為避免病原侵入插穗基部傷口,可於發根素中加入殺菌劑,如免賴得。

扦插介質的使用,依據桃園區改良場之建議,以泥炭土:蛭石=4:1及泥炭土:珍珠石=4:1扦插效果較佳。

商業生產大量繁殖時,可設置具有噴霧設備的插床,可防止杜鵑插穗水分散失,減少插穗的落葉樹及提高成活率。但需注意噴霧頻率太高時,葉片養分被淋洗而容易呈現黃化現象,故噴霧次數以晴天白天每天兩個小時噴霧10~15秒,小苗成活率較高。

以上為杜鵑花之簡介,可提供講座教學及戶外導覽,歡迎與我聯絡。